

冷山
美国南北内战时期,连年的战争令一个名叫英曼的南部士兵疲惫不堪,身受重伤的他感到自己的生命所剩无多,毅然决定拖着病弱的身体逃离部队,独行踽踽赶回遥远偏僻的故乡冷山,只为了见上心爱的妻子艾达一面。归乡旅途上的种种遭遇是从战场重归冷山,从破损重归完整的必由之路。他的恋人艾达则在山影交错的乡间度过了失怙独立的蜕变期,学会如何与粗粝尖锐的生活对抗挣扎。并与山区女孩露比在战乱期间的冷山相互取暖,艰难而快乐的生活着。战后依然兀立的冷山,是英曼与艾达之间唯一的联系,也是寄托了他们回忆与希望的地方。 一句话评论 立意新颖、画面壮观、剧本优秀、表演精湛。 ——IGN Movies 虽然称不上杰作,却足以让人过目难忘。 ——《今日美国》 片中大量戏份精彩的配角人物令这部时长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值得一看。 ——《多伦多之星》 在冰冷的外表下,《冷山》其实是座火山。 ——《奥兰多哨兵报》 幕后制作 影片改编自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的著名作家查尔斯·佛雷泽的畅销小说。导演安东尼-明格拉(《英国病人》《天才瑞普利先生》)成功地把我们拉回南北战争的旋涡。影片是在罗马尼亚拍摄的,战争场面的拍摄主要依靠传统的舞台造型、外景实地拍摄、动用众多群众演员等方式完成,而非无所不能的电脑特效。裘德.洛,这个表情有点疲态的英国男人巧妙地契合了英曼虚弱而忧郁的气质。他的薄幸的眼神,永不深入的、在就要明朗的时候生硬止住的笑,正是烽火少年的特质。而女主角妮可.基德曼也已经彻底摆脱花瓶的恶名,一步步洞悉表演的秘密。蕾妮泽尔维格扮演一个帮助艾达的流浪者。《冷山》是一部野心勃勃的影片,光荣、责任、忠诚这些严肃抽象的主题依托在飞舞的弹片和人物生活化的对白中,一点点还原出动荡不安的北美十九世纪风俗画。很细腻,很舒缓,更适合细细品味,而不是大口吞食,但有一丝矫情。蕾妮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演绎文学力作 本片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查尔斯·弗雷泽的同名小说。《冷山》是弗雷泽的小说处女作,于1997年首次出版,书中讲述了在美国南北战争末期,一名南方军伤兵逃避战争的返乡之旅。根据北卡罗莱纳山区历史和弗雷泽祖辈人亲身经历创作而成的《冷山》一经面世便赢得了狂热赞誉,一举摘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评论界将其誉为美国文学界的新声,认为小说不但精于叙事技巧,而且还描绘出重大历史转折时期的美国社会,并道出了人类渴望回归和平的心声。 查尔斯·弗雷泽是听着美国南北战争故事在北卡罗莱纳的兰脊山区(Blue Ridge Mountains)长大的,弗雷泽高曾祖父的兄弟英曼在南方军服役,而且确实曾从弗吉尼亚的一家医院步行300英里回到家乡。弗雷泽对英曼返乡途中邂逅的山区农民、拓荒牧师和当地妇女产生了浓厚兴趣,当南方军士兵在前线为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的理由挥洒热血时,留在后方的老人、妇女和儿童也在经受着灾难和孤独的折磨,他们的灵魂因战争而饱受煎熬,心灵的创伤将伴随终生。弗雷泽被他们的故事深深打动,于是在日后创作了非同以往的南北战争小说《冷山》,小说并未聚焦于战争中的著名战役和将军,而是讲述了动荡年代中普通百姓的感人故事。《冷山》曾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停留45周,后来还被选为教材,在全国大中小学推广。 充满心碎和启迪的《冷山》让导演安东尼·明格拉深感惊讶,他说:"我向来对战争故事不感兴趣,但我很快发现小说故事并没过多着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