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魔术师
1900年的维也纳,浮华绚丽得就像是一幅色彩生动的油画…… 木匠之子艾森海姆与贵族小姐苏菲,不同的身份地位与生活背景让他们互相吸引继而相恋,却迫于世俗的压力而天各一方。15年之后,他以业内最知名的魔术师身份衣锦还乡;而她不但继承了家族的公爵头衔,还成为王储利奥波德即将公诸于世的未婚妻…… 艾森海姆之所以成为最惊世骇俗的超级魔术师,是因为他将原本靠蒙蔽肉眼的小把戏直接与超现实接轨,人们甚至无法确定艾森海姆只是骗术一流的表演家、还是真的拥有某些无法解释的超能力。所以,只要艾森海姆出现在舞台上,剧院的观众席上永远都是座无虚席。这里还有一个特殊的观众--探长乌尔,他从未漏掉过艾森海姆在维也纳的任何一场演出,这位自诩业余魔术师渴望着有一天可以洞悉艾森海姆"伟大的魔术"背后所隐藏的秘密…… 这天,艾森海姆在表演过程中邀请一位"不怕死"的观众协助自己,然而令他想象不到的是,走上台的竟然自己的初恋情人苏菲……曾度过的美好时光像照片一样不断闪回,对视的一瞬间,两人都仿佛回到了从前。王储利奥波德对所谓的魔术不以为然,认为只是高明的骗术而已,所以他百般刁难艾森海姆,渴望着聪明的苏菲可以揭穿骗局背后的真相。然而事与愿违,苏菲重又爱上了这个曾让自己魂牵梦绕的青梅竹马,甚至计划离开利奥波德。乌尔最先发现了两人的情事,并通知了王储,致使恼羞成怒的利奥波德错手杀死了苏菲--这根本就是事情的全部真相,还是艾森海姆精心安排的另一个伟大的魔术?无论答案为何,可怜的苏菲都成了无辜的牺牲品。 幕后: 影片的灵感出自曾于1994年获得普利策奖的美国作家史蒂芬·米尔豪瑟的一个短篇小说,导演尼尔·伯格现学现卖,稍做修饰,成就了这个发生在弗洛伊德时代的维也纳、有如幻境般虚无的浪漫惊悚故事。曾因自编自导了银幕处女作《肯尼迪刺杀证明》而广受好评的尼尔·伯格已经把住了电影工业的一些命门:首先,电影网站将《魔术师》定位为独立制作以期获得圣丹斯电影节那得来不易的"通行证",一月份在电影节上试映时,一下子就夺得了业内影评家的一致好评……除此之外,尼尔·伯格并没有放弃渗透主流、抢滩院线票房的"野心",这也是为什么他要选择与曾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杯酒人生》、《撞车》)的制片班底合作。如此结合了独立和主流电影业的双重优点,看似一直遵循着导演史蒂芬·索德伯格的风格与路线的尼尔·伯格,显然要更精明一些。 【爱情只是一种借口】 1900年本来就是一个新老世界交替的关键时间点,喧闹浮华之下涌动着不安的暗流。《魔术师》以一种独特的"掐头去尾"的方式开篇:深受观众爱戴的著名魔术师艾森海姆在舞台上因谋杀案被警察逮捕……然后再以闪回的方式将原因展示给观众,其中还穿插着艾森海姆被抓之后的一些后序故事。爱德华·诺顿演绎的艾森海姆,是一个将神秘的气质贯穿到底的压抑角色,这位以静制动的魔术师成熟内敛,用不变应万变的卓然气质甚至凌驾于出神入化的魔术表演,这位栖息在广阔舞台上的艺术级大师,身后跟着一大票的追随者,成为那个时代的图标式偶像--这种有着神秘背景的角色找诺顿来演准没错,虽然步入中年的他已不若年少轻狂时那般讨喜,可是他却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仍然是一名出色的表演艺术家。 《魔术师》中的浪漫爱情更像专门用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