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首行动
斩首行动

斩首行动

影片围绕海豹突击队针对"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的"最后一击"行动展开,最终以成功射杀拉登的结局告终。 不过在影片剧本筹备的过程中,毕格罗和鲍尔受到了五角大楼关于他们窃取本·拉登行动机密,以及反对派关于其成为现任总统奥巴马竞选连任的政治工具等多项指控,但片方索尼并未退缩,同时为了避嫌他们还将影片映期从原来的10月推迟至12月19日——今年美国总统大选后的两个月 一句话评论 这是一部用新闻方法拍摄出来的电影,从这十年的杂乱和繁荣中拔地而起,用清晰明了的叙事将重大事件一一聚焦定格,对于时代,这是颇有益处的。 ——《时代》 影片超专业的结尾或许会赢得人们的尊敬而非让人们获得愉悦,但是没有人能否定应影片中的力量。 ——《综艺》 这部讲述猎杀拉登的影片残酷无情,结尾坚硬,与政治无关。 ——《好莱坞报道者》 影片是毕格罗这样的导演对这个时代的义务和责任,影片的力量最终会影响你,让你折服于影像和艺术的力量。 ——《国际银幕》 幕后制作 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 撰写本片剧本的编剧是曾经和导演凯瑟琳·毕格罗合作过《拆弹部队》一片的马克·鲍尔。他不是一个单纯的编剧,而是一个曾在《村之声》、《滚石》和《花花公子》等著名杂志工作过的经验丰富的记者。 2004年,他全程参与报道了伊拉克战争,并撰写了《穿着防爆服的男人》的长片报道,后来,这个报道变成了《拆弹部队》。而要撰写一个关于本·拉登的剧本,也就是在伊拉克战场上形成的想法。 马克·鲍尔最终完成的剧本从2001年开始写起。2001年前后,有报道指出这个世界上最令人厌烦的恐怖分子本·拉登有可能藏匿在某处并引起美军注意的时候,影片的故事就开始了。后来,发生了911,再后来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最后,本·拉登被狙击手击毙。整个故事的主线,我们都在新闻中了解到了,可是作为记者,鲍尔不会仅仅只用新闻中的线索和故事来编制电影,他选择了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鲍尔说:"我不知道应该去虚构一个故事还是应该去尊重历史,所以我选择了一条最符合新闻的路线,从各种各样的资料、新闻报道和真实事件中寻找主线和人物。"为此,鲍尔开始旷日持久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他找到了很多五角大楼的高官,看到了很多机密的资料,然后在允许的条件下,把这些资料中的故事进行了一定的合理的改编。即便如此,鲍尔也表示说,影片中的所有故事和行动,都是有原型和事实依据的。 剧本其实在2011年前后就大致完成了。可是在完成之后,影片已经开始拍摄之时,美军却用特种部队击毙了本·拉登。对于这个消息,毕格罗说:"当我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已然变成了历史。现在,我们做的不是重现历史,而是把历史给表述出来。这个新闻,改变了这部影片的基调,虽然说没有重大的情节的改变,但是我们还是改写了一部分的剧本。尤其是影片的结尾。我觉得在我们这部电影还没有拍摄完毕的时候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应该是上帝的旨意。" 不是政治至上 很多人认为,这部讲述美军击毙本·拉登的电影会是一部政治至上的影片,毕竟影片中有很多关于国

7.0(9)
类型:电影 | 剧情
发行: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