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又一春
春夏秋冬又一春

春夏秋冬又一春

南韩导演金基德的电影一向选材大胆激进,他刚于2004年2月举行的第54届柏林电影节夺得最佳导演,成为首位于该电影节获奖的南韩导演。新作《春、夏、秋、冬……春》一改前作风格,以和尚的成长故事,阐述人生如四季循环不息的道理。 春天,贪玩的童僧拿着石头,绑在鱼、青蛙和蛇身上,捉弄着小生灵们。老僧(吴永洙饰)发现后,用同样的手法惩罚他,告诫他不可胡来。 夏天,十七岁的少僧(金永敏饰)为久居深山的修行日子苦闷不已。有一天,一名患病少女(何丽珍饰)在母亲陪同下,来到寺庙拜佛求平安,并留下疗养。少年开始忍受不住异性相吸所带来的诱惑…… 秋天,青年在外面杀人后重返寺庙,请求谅解。老僧命其刻写心经,去掉罪孽,同时,追捕逃犯的警察也赶到寺庙…… 冬天,服完刑期的中年男子(金基德饰)回到山中寺庙,重新开始修行苦练。一名妇女突然探访寺庙,并留下了一个男婴,希望能被收留。 之后,又一个春天到来。 幕后制作 人的一生犹如周而复始的四季。影片结尾又回到了开头,这样的叙事在如今的电影里面已经算不得新鲜,但韩国导演金基德就是有本事让人感到其中难以言说的微妙感伤。首先是电影中如水墨画一样的景物,水中的寺庙,春花秋月,有板有眼让人如临其境;其次是禅机不断,充满着对人生的种种隐喻。观者悟性不一所感受到的一定不尽相同;最后还是导演所擅长的东西结合,水乳交融,东方人看着这样的画面有亲切感,西方人看了既满足了好奇心内容又不过于古板晦涩,因此这部电影算得上金基德的又一部成功范例。 韩国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一个佛偈 第24届韩国电影青龙奖最佳电影,著名导演金基德的作品。先从名字说起吧,电影的英文名字是《Spring,Summer,Fall,Winter……andSpring》,我愿意叫它的直译名《春夏秋冬又一春》,或者,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我把它叫做《轮回》,为什么?下面细说。 电影分作五个部分,各部分的标题合起来就是影片的名字。在《春》一节,说的是主角童年的故事。一个小庙里,住着一老一幼两个和尚,一日童僧贪玩,把石头绑在鱼、青蛙和蛇三只动物身上,最终导致其中两个死去。童僧犯了杀戒,此可谓罪孽之缘起。《夏》一节,童僧长成少年,此时有个少女来庙中养病,少年和尚引诱她做下男女之事,犯下色戒,罪孽更深一层。事发后,少女被老僧劝归,少僧亦不告而别。《秋》一节,十余年后,30多岁的主角不能忍受妻子红杏出墙,杀妻后逃回小庙,在老僧感化下归案服刑。此段罪孽更加深。《冬》一节,主角出狱再回小庙,老僧已死,他继承老僧的衣钵,潜心佛法。不料一日,他那被毁容却未死去的妻子带来一个婴儿,准备留下婴儿偷偷离去时失足掉落冰潭死去。(这个猜测其实不敢肯定,因为始终未能见到妇人的面貌)僧人更感罪孽深重,以负石抱佛的形式去攀越高山,以求解脱。《又是春》,老僧与童僧开始新的生活,一日童僧贪玩,把石头塞入鱼、青蛙和蛇的嘴里…… 人生的轮回 从电影的整个形式就可以知道,说的正是佛家的重要思想———轮回。从一个童僧的罪孽开始,再到下一代童僧的罪孽结束,正是一个循环。我相信那个已经死去的老僧在幼年一定也曾犯下同样的罪孽。所有的罪孽与救赎的过程是不断轮回不断循环的,导演只是节选了其中一个人的人生四季给我们看而已。 除了形式,在内容上,导演也是处处匠心独运,把佛教的法义贯穿在整部电

8.6(8)
类型:电影 | 剧情
发行:2003
导演:金基德